中国电商出海大军里,拼多多系的Temu一直是个“价格屠夫”。
但最近这匹黑马突然换了打法,在韩国京畿道租下16.5万平方米的超级物流中心,位置紧挨仁川机场和金浦港。
内行的都懂,Temu这是不想只靠9块9包邮混江湖了,要和韩国本土巨头拼速度。
Temu在韩国设立物流中心 图源:nate
16个足球场大的仓库,藏着Temu的野心
这个物流中心有多大?相当于23个标准足球场。
更关键的是地理位置,离仁川机场车程不到半小时,从中国飞来的货物落地就能直接入库。Temu还打算在里面设个韩国办事处,摆明了是要扎根当地。按照计划,启用后中国商品的到货时间能砍半,以往等两周的义乌小商品,现在可能五天就到韩国买家手里。
但Temu真正的杀招是今年2月推出的L2L模式(本地到本地)。简单说,就是拉韩国本地卖家入伙,消费者下单后从你家发货,最快次日达。这招直接把跨境模式变成本地电商,甚至能叫板Coupang的“火箭配送”。
Temu全面招募韩国卖家 图源:The JoongAng
月活800万的秘密:韩国人为“砍一刀”上头?
别看Temu入驻韩国才两年多,数据已经让同行眼红。
截至去年底,其韩国月活用户冲到823万,今年销售额更是预计突破6000亿韩元,虽然和Coupang的20万亿年营收没法比,但增速吓人,要知道Temu可是比速卖通晚了近4年才进军韩国。
韩国年轻人尤其吃Temu的套路。凌晨刷手机看到9.9美元的无线耳机,砍一刀再分享几个好友,最终3美元拿下。这种在国内玩剩的社交裂变,放到韩国居然成了降维打击。
图源:Google
物流军备竞赛:中国巨头围剿韩国地头蛇
Temu这波操作,其实是给本已白热化的韩国物流战火上浇油。
本土老大Coupang刚宣布砸3000亿韩元建AI物流中心,计划到2027年总投资3万亿;速卖通一边和韩国新世界集团合作,一边筹划自建2亿美元物流基地;连二手平台Karrot都搞出同城半日达。
最卷的是配送时间。Naver把平均时效压到5.8小时,11Street推出周末极速达,Temu现在L2L模式能做到次日达,但韩国消费者显然想要更多。调查显示,50%的人下单时把速度当第一考量。
Coupang新建AI物流中心 图源:nate
烧钱大战背后:谁能活到运费涨价那天?
现在各家拼物流,本质上还是烧钱换市场。Temu物流中心租金加上卖家补贴,每月成本少说几百亿韩元;Coupang物流投入占到营收12%,是行业平均水平两倍。
但没人敢先松手,毕竟韩国电商市场去年规模242万亿韩元(1.4万亿人民币),排名前二的Coupang和Naver差距不到2个百分点。
图源:Google
跨境战火烧向供应链
Temu在韩国租仓库,释放的信号比想象中更危险。
中国制造+本地仓储+极致低价,这套组合拳打出来,受伤的不只是Coupang,还有韩国中小卖家。
当3美元的衬衫、5美元的蓝牙耳机从仁川仓库发货,谁还会去东大门批发市场砍价?
这场物流战背后,其实是供应链的全面绞杀。
至于最终是Temu颠覆韩国电商,还是本土巨头绝地反击,可能得看谁家金主爸爸的钱包更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