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亚马逊旗下的Haul商城在跨境圈里火了。
这个上线刚半年的低价商城,最近突然开始疯狂拉人,不光给卖家发入驻邀请,还在全球招工程师和产品经理。
有卖家透露,光仓储费这一项,Haul就比主站便宜了一半。但另一边,平台上的商品评价却呈现两极分化,不少海外消费者对物流时效和商品质量颇有微词。
不过看似矛盾的背后,其实是亚马逊在下一盘大棋,用中国供应链的极致效率,打造一个专攻下沉市场的超级平台。
图源:Google
东莞仓库直发全球
Haul商城最狠的一招,是直接把仓库设在了中国东莞。卖家只要把货送到东莞的亚马逊物流中心(FBA仓库),剩下的配送、售后全由平台包办。这招直接让中小卖家省了海外备货的压力,尤其是做低价日用品和服装的工厂型卖家,相当于在家门口就能做全球生意。
更让卖家动心的是费用减免,仓储费直接砍半,退货和销毁的费用只有亚马逊主站的五分之一,其他的入库费、质检费统统免了。有做家居用品的卖家算过账,同样卖10美元的收纳盒,在Haul上每单能多赚1.2美元,虽然利润率看着不高,但架不住单量冲得快。
去年黑五第二天,Haul上卖爆的单品就有2700个,到今年1月直接涨到4200个,两个月暴涨55%。
亚马逊Haul流量不错 图源:Marketplace Pulse
巨头下场抢Temu饭碗
亚马逊这次明显是冲着Temu、Shein这些中国玩家来的。之前看着别人靠9.9美元包邮横扫欧美市场,亚马逊硬是憋了两年没动静。
直到去年底突然上线Haul,今年开年就搞大动作,CEO安迪·贾西亲自带的精英团队,定下的KPI据说高得吓人。2月份放出来的招聘信息更露骨,招工程师是要搞“全球推广”,招产品经理直接写明“负责墨西哥市场”。看来这次不仅要抢美国地盘,连拉美市场都要插一脚。
不过跨境老炮们都明白,低价这事说着容易做着难。有卖家吐槽Haul现在的流量还不太稳,有时候一天爆单几百件,有时候又突然哑火。但冲着不用压货到海外仓这点,不少工厂还是咬着牙上了车。
图源:X
老外纷纷差评,这波操作能成吗?
不过,看似火热的卖家狂欢背后,消费者的冷水却来得猝不及防。在Reddit论坛上,一堆老外吐槽Haul上的商品:“Haul上出售的都是廉价的东西”,还有一部分网友将Haul上销售的低价商品视为“垃圾”、“廉价的仿制品”。
面对差评,亚马逊的扩张脚步并没有停下,依旧在墨西哥等新市场招兵买马。不过业内人士指出,当前的核心矛盾在于,消费者既想要低价又担心质量,而Haul的东莞仓模式虽然在成本上有优势,但相比Temu从中国直发卖家的极速供应链,跨境配送时效仍是短板。
图源:BrandsFactory
写在最后
看着亚马逊在低价市场疯狂砸钱,有人说是被逼急了,也有人说是早布好的局。
但对中国卖家来说,眼下最重要的是算清自己的账,到底是继续在Temu上深耕,还是换个场子打擂台?
至少现在,Haul给出的条件确实诱人,不用囤货到海外,成本直接砍半,这对现金流紧张的中小卖家简直是救命稻草。
这场跨境电商的较量才刚刚开始。亚马逊押注中国供应链能否后来居上?消费者是否会为这种"低价+东莞仓"的新模式买单?这些问题,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