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TikTok火爆全球开始,好像所有跟TikTok沾边的都“火”了。
拖鞋品牌POSEE(朴西)通过TikTok将拖鞋远销东南亚,乐器品牌Donner(唐农)也通过TikTok收获大量客户。就连国内传统的硅胶工厂也通过发布创意视频,在TikTok上单条观看过1.2亿。
这一切的一切,好像都在说明TikTok的强大影响力。
可如果说以上品牌的火,是因为他们通过TikTok发布的创意视频吸引了目标受众。
那么2023年下半年开始,短剧出海的火,又是因为什么?
狗血短剧远销海外,让人欲罢不能
2020年4月,国内微短剧的数量显著增加。从下半年开始,“网络微短剧”被正式纳入重点网络影视剧类别。与此同时,我们经常看到的视频广告也逐渐被这些微短剧所取代。
也是同一年,TikTok超越了Facebook和Instagram,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大的应用程序。TikTok短视频也开始全面进入海外市场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TikTok上的部分视频内容开始由创意输出,转变为文化输出,来自中国的网络微短剧内容,开始冲刷海外市场。
由此也能粗略估算出如今短剧的出海路径:国内短视频成熟后出海,伴随短视频应运而生的短剧,被国内资本在海外复制试水。
短剧出海就这样逐渐火了起来。
不过一开始的短剧出海只是把在国内验证成功的短剧,加上外文字幕后直接搬运到海外,或通过后期成熟的AI技术,进行换脸和调整语音内容。
但这样的短剧往往都因为“水土不服”,在TikTok上反响并不好,毕竟海外可不像国内这么热衷于婆媳斗争的戏码。
直到近两年开始,出海的短剧开始重视本土化,在设定上采取吸血鬼、狼人等本土设定。再加上那狗血的桥段,一集三反转的爽点,让短剧出海彻底爆火了起来。
短剧,不是内容生意,是流量生意
一部出海的短剧,尽管演员都是海外本土外国人,但是从拍摄到后期制作,却基本都是华人。而且制作周期大多很短,所以整部剧的制作成本也不会很高。
这类短剧的内容往往以「爽」为卖点,比如霸道总裁和小娇妻的故事、赘婿逆袭并走上人生巅峰的经历、隐藏富豪老公和我的生活、以及我老婆继承亿万财产的情节等。这些短剧的名称和海报都非常直接地展现了「爽」的感觉,让人一眼就能想象出大致的剧情,甚至能预见到一些名场面。
就像网友们常说的那样:“三分钟就能让人看得过瘾,我还能要求什么呢?”
当“龙傲天”换成了“塞巴斯蒂安”,“冷冰凝”变身“赛琳娜”,在欧美风的设定中,俗套又狗血的双向奔赴就这样俘获了老外的心。
这类型的短剧一旦进入投流阶段,即在TikTok等社交平台投放,并取得正向的收益后,其投流成本会高达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规模,国内的爆款短剧投流甚至有达到亿元的先例。
所以对于投资方而言,短剧其实跟直播间里投放的商品没有区别,不过是流量模式下企业不断上新的商品,商家大量上新、投流、试错,只要押中一个爆款,便可以获得成功。
而TikTok,这个全球性的社交媒体平台,也成了孵化成功的温床。
当然,短剧出海其实还有其他玩法,比如广告植入,或者将广告制作成短剧,以TikTok信息流广告的形式进行投放。既能够获取流量,又能够实现引流,一举两得。
再比如,寻求TikTok代运营公司的合作,通过运营运作,缩短投流试错的时间,从而使制作方能够更专注于提升短剧质量,更快达到正向收益。